• 纸的种类与选择

    更新时间:2017-06-07  阅读数:352




    纸的种类
    1、宣纸。
    因产于宣州而得名。唐以前开始制造,开始以檀树皮为原料。宋元以后又用楮,桑,竹,麻等十数种原料制作。宣纸质地绵韧,纹理美观,雪白细密,搓折无损,利于书写绘画,墨韵层次清楚,有独特的渗透渗出,润墨和一次吸附机能,落墨着色,能呈现出显著的字画虚实相同的独特风格,写字骨神兼备,作画墨韵生动。另外它还耐老化,防虫蛀,耐热耐光,适合长期保留,有“千年年美纸”,“纸中之王”的美称。宣纸根据其加工不同可分为生宣,熟宣和半生不熟宣。生宣纸又叫生纸,出产后直接使用,吸水性,润墨性强,强用于泼墨画,写意画。笔触层次清楚,干,湿,浓,淡,变幻多端。熟宣纸,以生宣纸经由矾水浸制者叫做熟宣或矾宣。经由加矾,砑光,拖浆,填粉,深色,洒金,加蜡,施胶等工序而制成,作字画不易走墨晕染,相宜于画工整细致的工笔画和写楷隶书。此纸久后会漏矾脆裂。唐朝写经的硬黄纸,五代北宋的澄心堂纸都是熟宣纸。半生不熟宣即半熟宣,是用生宣浸以各种植物汁液而成,具有微弱的抗水力,用以写字或作画,墨色洇,散较缓,合用于书写小幅屏条,册页或用作兼工带写的绘画。
    宣纸又按用皮料的不同比重分为棉料,净皮,特种净皮三大类;按尺寸分为二尺,三尺,四尺,五尺,六尺,七尺,八尺,丈二,丈六,尺四,尺六,尺八等规格;按厚度分有单宣,夹宣,二层,三层,四层几种。最薄型的宣纸是特制的,主要用于拓片,拷贝,印刷古籍,装帧印谱;品名有棉连,扎花,罗纹,龟背纹,蝉翼等。
    2、薛涛笺,唐末五代名纸。
    是一种加工染色纸,由于由薛涛创制,所以得名。薛涛,唐长安人,幼年随父亲宦居四川,后父逝,沦落风尘成为乐妓。她善作诗填词,感当时纸幅太大,切身指导工人改制小幅纸。因用薛涛宅旁浣花溪水制成,因而又称“浣花笺”。相传薛涛曾把植物花瓣撒在纸面上加工制成彩笺。这种纸色彩斑谰,精致玲珑,又称“松花笺”。后历代有仿制。
    3、水纹纸,唐代名纸,又名“花帘纸”。
    这种纸迎光看时能显示除帘纹外的透亮的线纹或图案,目的在于增添纸的潜伏美。制法有二:一为在纸帘上用线编纹理或图案,出于帘面,抄纸时此处浆薄,故纹理透亮而呈现于纸上;其二为将雕有纹理或图案的木制或其他材料制的模子,用强子压在纸面上,如同现在通用的证卷纸,货泉纸的水印纹。明杨慎《丹铅总录》云:“唐世有蠲纸,一名‘衍波笺’,盖纸纹如水纹也。”
    4、澄心堂纸。
    南唐时徽州地区所产宣纸,薄如卵膜,坚洁如玉,细薄光润,有的五十尺为一幅,从头到尾,匀薄如。南唐后主李煜特别喜爱这种纸,特地用自己读书批阅奏章的处所——澄心常来贮藏,供宫中长期使用,所以称“澄心堂纸”,后代视为艺术瑰宝。
    5、谢公笺。
    这是一种经由加工的染色纸,为宋初谢景初(1019-1084)创制,因而得名。谢氏受薛涛造纸笺的启发,在益州设计制造出“十样蛮笺”,即十种色彩的书信专用纸。这种纸色彩艳丽新奇,雅致有趣,有深红,粉红,杏红,明黄,深青,浅青,深绿,浅绿,铜绿,浅云十种色,与薛涛笺齐名。
    6、高丽纸,又名韩纸,高丽贡纸。
    古代高丽国(又称高句丽,朝鲜)所产之纸。北宋陈《负暄野录》云:“高丽纸以棉,茧造成,色白如绫,坚韧如帛,用以书写,发墨可爱。此中国所无,亦奇品也。”此纸多为粗条帘纹,纸纹距大又厚于白皮纸,经近人研究,宋元明清时我国书写所用高丽纸,大部门是桑皮纸。清乾隆时我国有仿制的高丽纸。
    7、金粟笺纸。
    宋太祖赵匡胤提倡佛教,全国印经之风盛行,为适应这种需要,当时歙州专门出产一种具有浓淡斑纹的经纸——硬黄纸,又名蜡黄经纸,或称金粟笺。金粟寺在浙江海盐金粟山下,因寺内抄经需纸特多,故纸名“金粟笺”。它的特点是质地硬密,光亮呈半透明,防蛀抗水,色锦绣,寿命很长,虽历千年,如同新制。
    8、白鹿纸,古纸名。
    《至朴重纪》:“世传白鹿纸乃虎山写之纸也。有碧,黄,白三品,白者莹泽光净可爱,且坚韧胜江西之纸。赵松雪用以写字作画,阔幅而长者称白,后以白不雅观,更名白鹿。”
    9、玉版纸,古代名纸。
    一种雪白坚致的精良笺纸。宋黄庭坚《豫章集,次韵王炳之惠玉版纸》诗:“古田小笺惠我百,信知溪翁能解玉。”元费着《蜀笺谱》:“今天下皆以木肤为纸,而蜀中乃尽用蔡伦法,笺纸有玉版,有贡余,有经屑,有表光。”《绍兴府志》:“玉版纸莹润如玉。”



    纸的选择
    质地柔韧厚密:
    选择纸张的时候质地是最重要的,质地不佳的纸既轻易损笔,又不易保留,古今名纸,莫不以品质见称,如澄心堂纸“密如玺”,玉板宣“柔韧、耐久”。纸质坚韧紧密是最好的,选择时以目测就可以知晓。
    色彩雪白:
    纸假如不白,就是原料不好、或水质欠佳,都算不上是好的纸。雪白无比的玉板宣便以檀木为原料,蜀“以浣花潭水造纸”,都是实例。若是染色的,也要精纯雪白,才是本性佳之纸,但染色之纸不易传久,若但愿作品百年后能放在故宫博物院,仍是避免使用的好。
    表面光涩适中:
    纸之表面有光滑和粗涩之分;光滑固易行笔,但若过滑而笔轻拂而过,便无笔力可言,若粗涩则与之相反,易得笔力,但过涩则难于施笔,易损笔锋,所谓“细而不涩”也。这个可凭视觉与触觉分辨,就未几谈了。
    吸墨适度:
    纸须能入墨,否则墨浮纸表,易于脱落,不能久存。一般而言,宣纸类吸墨较强,纸则反之。吸墨太强,若运笔稍慢,则点画俱成墨团。但若吸墨性太弱,墨不易入纸,亦非所宜。故择纸时要考虑到书体及个人运笔速度,要以墨汁能入纸但不成“团”为佳,选购时若店家答应,仅管用墨去试,一试便知。
    据碑帖择纸:
    摹仿碑帖,若要求形似神肖,不仅要留意到笔,纸也是前提之一。择纸先辨其吸墨性,视真迹的入纸程度而定,入纸多则选用强吸墨纸,反之便选较弱者。若无法窥知入墨实况,如石板所印者,亦可就其风俗辨之,锋芒显露,神彩奕奕者,多用纸类;温润蕴藉,风华内敛者,则可选用宣纸类。
    依个性择纸:
    当然,个人的喜好也是该考虑的,否则若买回不爱用的纸,只怕用都不想用了。另运笔急者,宜选强吸墨纸,其墨方能入纸,行笔迟缓者,则可选弱吸墨纸,不然墨团跃然纸上,可不大妙啊。



    阅读来源: 广东纸管